星期一, 7月 19, 2010
書展推介
相信星期日明報的讀者不會對此書陌生,過去兩年間,我們每周都會讀到《五湖四海家常菜》的專欄,認識多位在天水圍居住的婦女,透過廚藝示範了解她們家鄉的飲食文化,如何輾轉來到香港天水圍,轉化成餐桌上的日常菜式,從而反思自己平日放什麼在口中,有否好好消化。
一年前的某天,我到老少女基地找Stella閒聊,摸摸她的貓,順道籌備她的下一本書。她捎來大疊剪報,都是曾刊登她稿子的報章剪存,當中厚厚一疊《五湖四海家常菜》雖然偶爾會讀,但當它們被鄭重地依次收集起來,拼湊成完整的量,它的意義倏然拉闊,我驚異了。它不單止是食譜,也是香港的地區誌,記錄了文化的交流、飲食的印記、每位婦女離鄉別井的經過。幻想覑它要是能以書的形式出現,當中的人情細味和意義便能夠繼續被弘揚,及得以更加效地保存下來,只想立刻飛奔回公司告訴上司,生怕別的出版社會搶先打它主意。
作者麥圓本爽快答應出書的提議,把稿改了一次便交到我們手上任意發揮,跟東華三院的相關人士取得共識後,大家立即覑手編製。雖然此書來稿結構簡單,每篇包含了手繪食譜、訪問和配稿,但因為量多稿厚,把一個故事整理齊全也要花掉半天,可以想像它究竟耗費了麥圓本和Stella多少心力。不說由市區到天水圍的路程遙遠,要每周持之以恆地實踐也絕不簡單。除了出席的作者團和攝影師之外,還有一眾婦女(偶爾也有男士)的付出,不但要預先打點買菜事宜,有時甚至勞動故鄉的親友把香港欠缺的食材寄來;她們既要到社區中心洗切煮,還要打開心扉,在三言兩語裏把人生百味濃縮調味,捧出跟廣大讀者分享,當中更要勞煩社工事前的安排,故說它是誠意之作絕不為過。
屬於香港屬於中國的傳統
因為這牽涉到眾多的人與事,每人都自覺身負重任,放下私心,只希望能把這些屬於香港也屬於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當中的演變和故事重新包裝。談到宣傳,不喜歡在媒體露面的麥圓本也說「跟大隊」;Stella比以往更準時交畫,大出我們意料之外;原本設計師Alice想Stella在封面畫一個老少女在一色香味俱全的大湯碗裏泡浴,也立即被否決──Stella認為封面一定要讓給眾姨姨。直至書要付印的前一刻,對作品有很高要求的她還膽敢致電來說﹕ 「雖然有點吹毛求庛,但我想……」竟然狠心地要求把底色統統換掉,被我和設計師狠狠埋怨。但最終我們也照做了,就為了成全她想把書弄得更完美的心。
記憶中我甚至沒踏足過天水圍,但卻已經與那麼多位居民熟稔了,包括可愛的Rose婆婆、茹素的海倫、好客的潮州卿姐……反覆讀覑來稿,我自覺每周的示範我也在場一同試味,與眾人舉箸閒聊,談論跟吃相關的事情。
吃與我們息息相關,無論是在外用餐、買外賣或享用家人弄的吃食,我們都狼吞虎嚥,大口咀嚼,㩜忙得來不及在排泄前好好消化食物本身和背後的味道。吃雞的不知雞從哪裏來,很多蔬菜都叫不出名字,更不會懂得如何種植,它們對身體有何益處或壞處;在城市裏,每天與此城的人擦身而過,卻從來沒機會過問他們的歷史,是從哪裏來?又要往哪裏去?活覑有何煩惱?即使是家人,我們也甚少了解他們是懷覑怎樣的心情為我們烹煮食物,直至我們成為父母,也很少機會為兒女上家政課。於是,對吃的種種無知蔓延開去,只有少數人,例如是作者麥圓本了解,到底因為吃,我們付出怎樣的代價,對地球的生態造成了哪些破壞,能不能補救。
家常小菜 文化盛宴
這本書滿載的便是這些關懷。雖已事隔了一陣子,談起書中的某次採訪,Stella和麥圓本仍能如數家珍地分享某道菜的味道及當天的故事,一出手便可寫出每位人物的簡介,繪出她們的圖像,彷彿那些婦女已是她們的老朋友。在此非常感謝撮合整件事的編輯Helen、兩位作者、東華三院社工和提供資助的勞工福利局。出版這本書是一次冷手執個熱煎堆的過程,過程中眾人都無比享受,深受感動,因為此書介紹的菜式雖只是家常小菜,卻都是內涵豐富的盛宴。
原文刊於7月19日明報的星期日生活
謝謝編輯曾祥泰
星期五, 7月 16, 2010
記得
前陣子太忙了,每天回家只能躺著,每每在冥想中睡著。
某個晚上我一樣累,躺在床上讓腦袋放空,你拿著我沒空讀的明周走進來,翻到黃碧雲那對版,你知道閱讀是我最享受的事情吧,但我擺擺手,因為雙眼過度勞累,連閱讀的氣力都流走了。
於是你提議唸給我聽。
你躺在我身邊讓我枕著,開始給我讀那一篇關係病者的黃碧黃專欄。那一刻,不論文章內容多麼灰暗,我只感到勞累慢慢飄走。
這些情節我怎麼會忘了?不會的,雖然文章太長,大概花了十五分鐘只唸了一半。但那意義不在文章裡,在於在我最疲憊的時候,你知道這便是叫我回復力氣的咒語,唸不唸完都沒關係,是嗎。
某個晚上我一樣累,躺在床上讓腦袋放空,你拿著我沒空讀的明周走進來,翻到黃碧雲那對版,你知道閱讀是我最享受的事情吧,但我擺擺手,因為雙眼過度勞累,連閱讀的氣力都流走了。
於是你提議唸給我聽。
你躺在我身邊讓我枕著,開始給我讀那一篇關係病者的黃碧黃專欄。那一刻,不論文章內容多麼灰暗,我只感到勞累慢慢飄走。
這些情節我怎麼會忘了?不會的,雖然文章太長,大概花了十五分鐘只唸了一半。但那意義不在文章裡,在於在我最疲憊的時候,你知道這便是叫我回復力氣的咒語,唸不唸完都沒關係,是嗎。
星期一, 7月 12, 2010
彭浩翔的肥皂定律
究竟有多少人一看《坐牢切勿拾肥皂》便能意會當中的意思呢?我很好奇。又究竟有幾多人因為書名而置下書?彭浩翔善於勾起人的好奇心,他本身的好奇心就夠旺盛。他提到的「肥皂」定律實在新鮮,雖然不是影癡,也算是半個電影系學生,看不少電影也讀不少電影理論,卻從沒試過以他的角度看電影,留意到這些奇怪現象。奇就奇在男友一看我捧此書,便問這是否關於監倉和雞姦。似乎男性之間的確存在某種無形的電波,相互連接,而女性難以理解。
因此,若想了解男士的思考模式,讀彭浩翔的書會是入門初階。他是本港云云男作家中如陶傑、陳雲、邁克、王貽興等以外的選擇,我不會說他另類,因為彭氏的敘事方式和題材親切,就像一位熟絡的朋友致電給你,喃喃地傾吐日常經歷、每日見聞、浮現腦海的怪論和朋友間的瘀事,這些閒聊純以打發時間,即使聽者或許已經快要睡或受不了某些太爛的笑話,對方也不會掛線。
記得在某次訪談中,知道彭浩翔年少時常常「煲電話粥」,主要擔任女性友人的感情輔導,或許聽的角色演得多,他亦有一腔說話要傾吐,於是便趁各種瑣碎的空檔自說自話,把聲音錄進錄音筆,再轉化為文字跟讀者分享。
滿足創作分享慾望
這還是否寫作呢?他不會堆言砌字,更沒有紛飾或掩飾,片段式的文章來得簡單直接。他對文字的私心大概是想把沒資金拍成影片的橋段和故事透過文字散播開去,從而滿足創作和分享的慾望。若要模仿他的敘事方式,他一定會把這行為和過程比喻成自瀆。
這大概是我們身邊男性的某一種典型,撇除之前提到的其他男作家,他們所代表的prototype,彭氏的確有代表性。雖然此書沒有很直接地透露這種男性的性格和心態(反而能讀到較多女性心態的分折),讀者卻能讀到某些關鍵字,如線上遊戲、AV、情色笑話、粗口等等,他是如此自然輕鬆地提到這些話題。從他觀察世界的角度以及與世界聯繫的方式,你知道他非常聰明、分析力強,讀《卡通面面觀》一文便知道他擅於挖深小題目,舉出日常到極的例子去引人反思;他亦有天馬行空的想像,無論是虛構或現實的故事,都帶點戲謔成分,貫切他的黑色幽默,但往往他又會把這些才能運用在最無聊的地方,例如《淡化咖啡店與顧客互相不信任負能量計劃》一文便足見他發揮無聊精神的行動力,他並對自己這方面的小聰明感到自豪,這方面真的太像身邊的朋友了,叫人啼笑皆非。
對電影著緊肉緊
同時,他亦有獨特的想法,部分關於電影工業的討論顯示了他對本身行業的著緊兼肉緊,他時而認真地痛陳港產電影的弊病,時而分享他的導演論。除了小聰明,他對大是大非亦有一番執著,直斥買翻版還理直氣壯的網民時收起了一貫的賴皮,認真對待,亦有板有眼。《給初拍短片的同學一點意見》看似惹笑,其實不只對拍短片人有用,亦適合從事創作的人參考。
這本書並沒有任何偉大的企圖,正如他的「寫作」過程一樣,出發點純然希望把時間的空隙填充,「使創作變得更自由和機動」。於是,讀者自然可以沒有包袱地讀它,輕鬆地在候車途中翻掀頁面,或隨意擱下,不介意最後會否有所得著。在這些流水帳裏,你或會發現某些內容似曾相識,原來都被他放到電影裏了,另一方面文字又給予他電影作品一些更寬闊的側寫,兩個文本的相互補充使這位創作人擁有更立體的面貌。
你會知道《志明與春嬌》裏那一幕「六個六,開」,說不定源於他自己或朋友的親身經歷。難保有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蠢事傳到他耳中,也就成為了電影的某場景。
他是喜歡收集故事的人,收好了又擅於跟讀者或觀眾分享,拍電影雖貴,幸而他還有一支筆。
文 饒相宜 (哈哈,通宵過後我懵到無落名就交稿別人出錯也情有可願:p)
編輯 曾祥泰
[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讀書版]
關於這篇劣評如潮(主要來自他和爸爸,好harsh!),決定貼出來警剔自己,無論文章是好是壞,也會一直流傳,所以每次都必需用心寫!不管有什麼藉口,讀者都不會知道。
星期四, 7月 08, 2010
大呻吟
等load file print out時唯有寫blog,記下這些忙亂的時日。
第十多天接續的上班,已經不記得,已經不渴望假期,只想快點完成手上的工作。
最近每天早上都先你起床,親親你的臉頰上班,衣服來來去去那幾件,甚至要買新的替換,很久沒回家,每天就由這條街尾走到街頭上班,又走回你處,急於躺在床上入睡和發愁,怎麼什麼都沒做好呢?討厭啃很多發漲又無益的麵,忘了喝水,沒有上大號的時間和心情,經歷胃痛,翌日買個蘋果沿路咬,發誓午餐要好好吃,卻又繼續吃壞的食物,或索性不吃。
做得太慢了,太多錯漏,覺得自己極不稱職,只有硬著頭樣去承受。因為每天你都會跟我說加油,買優惠的雞和燒肉,準備吃的給我,雖然有時是即食的,也因為很多人的心血都在我手裡,等待被更多人看到,跟更多人分享,也因為很多人一起努力,我把個人情緒吞下,我知道我只需要好好休息,冷靜下來解決問題,沉著氣去吸收經驗,慢慢學習,接受人會犯錯。一切都迫在這一兩個月發生,著急大概是一定的,待一切都完成了我答應自己要好好善待自己。
在忙亂的日子,非常期待往後會發生的事,我要在充裕的時間裡,好好寫要寫的,讀好多好書,放假,旅遊,搬工作室,計劃一些無聊和好玩的事。
第十多天接續的上班,已經不記得,已經不渴望假期,只想快點完成手上的工作。
最近每天早上都先你起床,親親你的臉頰上班,衣服來來去去那幾件,甚至要買新的替換,很久沒回家,每天就由這條街尾走到街頭上班,又走回你處,急於躺在床上入睡和發愁,怎麼什麼都沒做好呢?討厭啃很多發漲又無益的麵,忘了喝水,沒有上大號的時間和心情,經歷胃痛,翌日買個蘋果沿路咬,發誓午餐要好好吃,卻又繼續吃壞的食物,或索性不吃。
做得太慢了,太多錯漏,覺得自己極不稱職,只有硬著頭樣去承受。因為每天你都會跟我說加油,買優惠的雞和燒肉,準備吃的給我,雖然有時是即食的,也因為很多人的心血都在我手裡,等待被更多人看到,跟更多人分享,也因為很多人一起努力,我把個人情緒吞下,我知道我只需要好好休息,冷靜下來解決問題,沉著氣去吸收經驗,慢慢學習,接受人會犯錯。一切都迫在這一兩個月發生,著急大概是一定的,待一切都完成了我答應自己要好好善待自己。
在忙亂的日子,非常期待往後會發生的事,我要在充裕的時間裡,好好寫要寫的,讀好多好書,放假,旅遊,搬工作室,計劃一些無聊和好玩的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