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19, 2010

書展推介




相信星期日明報的讀者不會對此書陌生,過去兩年間,我們每周都會讀到《五湖四海家常菜》的專欄,認識多位在天水圍居住的婦女,透過廚藝示範了解她們家鄉的飲食文化,如何輾轉來到香港天水圍,轉化成餐桌上的日常菜式,從而反思自己平日放什麼在口中,有否好好消化。

一年前的某天,我到老少女基地找Stella閒聊,摸摸她的貓,順道籌備她的下一本書。她捎來大疊剪報,都是曾刊登她稿子的報章剪存,當中厚厚一疊《五湖四海家常菜》雖然偶爾會讀,但當它們被鄭重地依次收集起來,拼湊成完整的量,它的意義倏然拉闊,我驚異了。它不單止是食譜,也是香港的地區誌,記錄了文化的交流、飲食的印記、每位婦女離鄉別井的經過。幻想覑它要是能以書的形式出現,當中的人情細味和意義便能夠繼續被弘揚,及得以更加效地保存下來,只想立刻飛奔回公司告訴上司,生怕別的出版社會搶先打它主意。

作者麥圓本爽快答應出書的提議,把稿改了一次便交到我們手上任意發揮,跟東華三院的相關人士取得共識後,大家立即覑手編製。雖然此書來稿結構簡單,每篇包含了手繪食譜、訪問和配稿,但因為量多稿厚,把一個故事整理齊全也要花掉半天,可以想像它究竟耗費了麥圓本和Stella多少心力。不說由市區到天水圍的路程遙遠,要每周持之以恆地實踐也絕不簡單。除了出席的作者團和攝影師之外,還有一眾婦女(偶爾也有男士)的付出,不但要預先打點買菜事宜,有時甚至勞動故鄉的親友把香港欠缺的食材寄來;她們既要到社區中心洗切煮,還要打開心扉,在三言兩語裏把人生百味濃縮調味,捧出跟廣大讀者分享,當中更要勞煩社工事前的安排,故說它是誠意之作絕不為過。

屬於香港屬於中國的傳統

因為這牽涉到眾多的人與事,每人都自覺身負重任,放下私心,只希望能把這些屬於香港也屬於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當中的演變和故事重新包裝。談到宣傳,不喜歡在媒體露面的麥圓本也說「跟大隊」;Stella比以往更準時交畫,大出我們意料之外;原本設計師Alice想Stella在封面畫一個老少女在一色香味俱全的大湯碗裏泡浴,也立即被否決──Stella認為封面一定要讓給眾姨姨。直至書要付印的前一刻,對作品有很高要求的她還膽敢致電來說﹕ 「雖然有點吹毛求庛,但我想……」竟然狠心地要求把底色統統換掉,被我和設計師狠狠埋怨。但最終我們也照做了,就為了成全她想把書弄得更完美的心。

記憶中我甚至沒踏足過天水圍,但卻已經與那麼多位居民熟稔了,包括可愛的Rose婆婆、茹素的海倫、好客的潮州卿姐……反覆讀覑來稿,我自覺每周的示範我也在場一同試味,與眾人舉箸閒聊,談論跟吃相關的事情。

吃與我們息息相關,無論是在外用餐、買外賣或享用家人弄的吃食,我們都狼吞虎嚥,大口咀嚼,㩜忙得來不及在排泄前好好消化食物本身和背後的味道。吃雞的不知雞從哪裏來,很多蔬菜都叫不出名字,更不會懂得如何種植,它們對身體有何益處或壞處;在城市裏,每天與此城的人擦身而過,卻從來沒機會過問他們的歷史,是從哪裏來?又要往哪裏去?活覑有何煩惱?即使是家人,我們也甚少了解他們是懷覑怎樣的心情為我們烹煮食物,直至我們成為父母,也很少機會為兒女上家政課。於是,對吃的種種無知蔓延開去,只有少數人,例如是作者麥圓本了解,到底因為吃,我們付出怎樣的代價,對地球的生態造成了哪些破壞,能不能補救。

家常小菜 文化盛宴

這本書滿載的便是這些關懷。雖已事隔了一陣子,談起書中的某次採訪,Stella和麥圓本仍能如數家珍地分享某道菜的味道及當天的故事,一出手便可寫出每位人物的簡介,繪出她們的圖像,彷彿那些婦女已是她們的老朋友。在此非常感謝撮合整件事的編輯Helen、兩位作者、東華三院社工和提供資助的勞工福利局。出版這本書是一次冷手執個熱煎堆的過程,過程中眾人都無比享受,深受感動,因為此書介紹的菜式雖只是家常小菜,卻都是內涵豐富的盛宴。

原文刊於7月19日明報的星期日生活

謝謝編輯曾祥泰

沒有留言: